时间
|
内容
|
主讲人
|
3月11日 9:00-12:00
|
1. 质量工程建设背景下的本课程建设情况 2. 主讲教师关于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方法的思考 3. 主讲教师对本门课程的理解及教学设计 4. 此门课程建设整体情况 5. 该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思路及理念等 6. 教学设计思想、教学方法等
主要在以下3个方面展开: 1)理论物理课程,特别是量子力学教学的特点,只采取教师上课的单一传授知识的模式,很难达到使学生正确掌握并应用的目的。 2)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专题研究这一教学模式的特 点及要点。 3)每个层次的必要性和特征,要注意的地方。
|
主讲教师 庄鹏飞教授
|
3月11日 2:30-5:00
|
1)以级联Stern-Gelarch实验为例说明量子力学中测量的重要性,从实验引入力学量不能同时测量的概念。 2)以如何用李政道等人的方法求解强耦合Schroedinger方程为例说明在量子力学教学中如何介绍本身的重要进展。
|
主讲教师 庄鹏飞教授
|
3月12日 9:00-12:00
|
1)以“耦合振子系统与量子力学的正则变换”为例说明如何凝聚相关学科前沿发展中出现的有共性的概念——集体自由度激发(准粒子)在量子力学基础教学内容中的体现。 2)针对师范院校学生,以《量子力学习题精选与剖析》为例说明如何使用国内外教学资源及教学方法改革的尝试。
|
主讲教师 全体学员
|
3月12日 2:30-5:00
|
小班讨论是学生正确深刻理解量子力学的关键,本次单位时间主要介绍如何开展小班讨论课,组织学生在网上讨论、专题研究部分。 1)以测量和力学量的讨论课为例说明讨论课的重要性,关键之处,和难点。 2)结合清华大学量子力学教学网站说明课后在教学网站讨论的重要信以及如何操作。 3)专题研究的小课题,出题+文献阅读+解析计算+数值计算+讨论+撰写论文的流程,主要的问题。 4)互动答疑。
|
主讲教师 全体学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