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控专业过热 教育部支持高校新设急需和新兴专业

更新日期: 2025-04-24 点击次数:7899
     新一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已公布。3月5日,教育部对此次新设专业工作作出说明,严格控制经济管理类等布点较多的专业“过热”, 并支持高校设置预防医学等急需紧缺专业,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专业。

  3月3日,教育部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各高校新增备案专业1672个、审批专业181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47个,撤销专业367个。本次备案、审批和调整的专业点,将列入相关高校2020年本科招生计划。同时撤销专业点367个。

  严格控制经济管理类专业过热

  据悉,教育部严格控制“过热”专业,遏制高校外延式扩张冲动。对于经济管理类等布点较多的专业,根据各地实际需求及高校办学条件从严控制

  教育部称,此次有29所高校申请增设相关专业,仅批准增设1个工商管理、3个会计学、4个旅游管理专业布点,以大力引导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面向社会需求,凝练办学优势和特色,强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

  支持急需紧缺和新兴专业

  同时,教育部表示,支持急需紧缺和新兴专业也是本次新设专业工作的原则之一。

  名单显示,各高校新增备案本科专业中,“人工智能”“ 外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出现频次最高,新增该专业的学校数均在100所以上。名单上可以看到,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均新增了“人工智能”专业,足见其火爆。

  教育部解释称,支持具备条件高校设置网络空间安全、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等专业布点,新增虚拟现实技术、工业智能、区块链工程等一批目录外新专业。

  此外,教育部支持高校设置预防医学、中医康复学专业布点,新增应急管理、养老服务管理、跨境电子商务等目录外新专业;支持高校推进“四新”建设,新增智能感知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智慧农业、农业智能装备工程、运动能力开发等一批目录外新专业。

  本文来源:新京报

[上一篇]立足网络,潜心研修,在“抗疫”中逆风成长——陕西分中心疫情期间积极推进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工作 [下一篇]教育部等三部委印发《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的若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