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至10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华中师范大学举办了“互联网+”与高等教育教学创新研修班。研修班就“互联网+”时代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结合教育目标推动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以及高校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教学改革能力提升等重要问题开展专题学习和研讨。高等教育司副巡视员张爱龙同志出席开班式并讲话。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杨宗凯教授以“高等教育信息化:认识、实践与展望”为题,介绍了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以及华中师大整体推进信息化的实践;北京大学数字化学习中心主任汪琼教授的报告从组织、学科、时代三个视角对国际高等教育教学创新趋势进行了分析;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东北师范大学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钟绍春教授在报告中对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创新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当前高校教学融合创新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
三位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分别介绍了各自学校在教育教学信息化方面的探索。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王淑娟教授介绍了该校顶层设计、优势专业推动、典型课程引领,以“MOOC+SPOCs+翻转课堂”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情况;四川大学教务处处长张红伟教授介绍了该校积极推动数字化时代教学变革的探索与实践;浙江大学本科生院教务处处长刘向东教授则与参加研修的人员分享了浙江大学本科生培养的信息化管理实践和体会。
若干一线教师同参加研修人员分享交流了信息技术在课程建设应用以及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实践和思考。华中师范大学胡亚敏教授介绍了互联网环境下的文学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助理刘衍聪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蒋丹教授介绍了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互联网+”背景下“工程图学”课程的多模式教学探索和实践,以及基于慕课的“工程图学”课程拓展学习教学案例;清华大学于歆杰副教授、青海大学张强副教授、贵州理工学院陈燕秀教授则共同介绍了三个学校合作利用清华大学“电路原理”慕课资源实施翻转课堂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的实践。
研修班承办单位华中师大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了自主研发的多项技术支持,参加研修人员借助于教学用平板电脑登录“华师云课堂”,体验在线开放课程学习方式,在课上聆听专家讲座的同时,与主讲专家进行实时线上互动交流、提问研讨。研修班安排了交流时间,供各单位交流经验。研修人员还参观了华中师大“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展”,观摩学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高效课堂教学。华中师范大学还应研修人员要求,安排学校教务部门、教师培训与发展部门、信息化部门负责人分别与研修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活动。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相关工作的干部,普通本科高校主管教学或信息化工作的校领导,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信息中心负责人及院系教学工作负责人共200人参加了此次研修班。参训人员对此次培训班的内容和培训方式予以充分肯定。
来源:教育部
(本资源为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促进教育教学交流,如有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站客服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客服电话400669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