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外事学校品酒课:没有标准答案的品酒清单

更新日期: 2025-04-09 点击次数:3635

“学生必须自己体验思考,才能为顾客提出建议”——

没有标准答案的品酒清单 

  “你闻到了什么?果香、花香,还是香料味儿?”随着教师的启发,学生晃动高脚杯,并在杯口做深呼吸状。今天上午,北京市外事学校举行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品酒课,由荷兰蒙特利安职教集团教师为来自京津冀三地的北京外事服务职教集团学生授课。

  教师西蒙奈特·洛克先对葡萄酒进行了基本讲解,很快就进入动手实践环节。中荷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按照教师发的葡萄酒品尝方法清单开始品酒。洛克告诉学生,品酒分为看、闻、尝、咽、想五步,每一步都要在清单上进行书面记录。

  记者看到,中荷两国学生讨论得不亦乐乎,而教师只是在教室内巡回给学生斟酒。直到最后,教师也未给出所品尝葡萄酒特性的标准答案。洛克解释说:“这份品酒清单并没有标准答案,所有问题都是开放的。它只提供一个品鉴葡萄酒的方法,对每种酒的感觉,还要学生自己去体验和思考。这样,将来他们才能更好地给顾客提供建议。”

  同行的荷兰教师鲍比·隆德告诉记者,这就是该校的日常一课,酒店管理和餐饮服务等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品酒。据介绍,蒙特利安职教集团位于荷兰海牙,主要提供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的学生主要是15—19岁的年轻人。

  “我们发现,荷兰的职业教育留给学生的空间比较大,我们以前曾经尝试过两国学生共办一次晚宴,中国教师有时候忍不住自己示范,但荷兰教师则完全交给学生去做。”北京市外事学校校长田雅莉告诉记者,“学校与荷兰蒙特利安职教集团的交流合作已有8年。”

  今年,北京外事学校牵头成立以京津冀地区旅游专业类职业学校和北京饭店等企业组成的北京外事服务职教集团,因此将交流活动也扩展到集团范围内,邀请河北省张家口市职教中心和天津中华职专两校参加。除品酒外,中外学生也实地感受了北京外事学校的茶艺、插花等特色课程。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年10月19日第4版  本报北京10月18日电

     (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站客服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客服电话4006699800)

[上一篇]西安欧亚学院举办首届欧亚教师发展论坛 [下一篇]云南高校惊现“手机睡袋“,将治愈课堂“低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