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特色型高校如何创建世界一流

更新日期: 2017-11-28 点击次数:3724
世界一流大学无一不是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欧洲古典大学、英式大学、德国模式大学如此,美国模式大学更是如此。世界一流大学是尖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不仅是科学、技术和教育的摇篮,而且是现代人类文化、思想的重要源泉。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需求同呼吸共命运,始终站在行业领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前沿。

  协调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的关系对于行业特色型高校十分重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专业、一流学科密不可分。行业特色型高校为国家、行业和区域培养一流人才,既是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直接体现,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逻辑起点。专业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专业建设的好坏不仅影响学校的学科结构、布局和长远发展,而且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从发展和提高的角度来讲,提高专业和课程水平,必须以提高学科水平为前提,如果一门课程没有相应坚实学科基础,课程体系没有相应的学科体系为支撑,这些课程和体系迟早会被淘汰。学科关系大学的生存和发展,行业高校只有不断适应、引领、总结行业对专业知识体系化、系统化的需求,才能在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彰显优势,体现价值。

  虽然行业特色型高校专业发展离不开行业发展需求,但行业高校不能将其发展完全定位在服务行业人才培养和直接解决技术问题上,而要注重成果与知识技术原始创新,注重“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流程再造,针对自身学科结构特点,主动探索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方向,及时捕捉技术信息,把握行业发展动态。只有紧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技前沿领域,围绕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高端技术研究和行业区域共性、关键技术问题,依靠行业、服务行业、引领行业,不断加强高水平科学研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做出贡献。中国高铁发展就是行业与行业高校共同再造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很好例子。

  一所大学的水平不仅体现在其培养的优秀人才,还体现在其能吸引的优秀人才。如果吸引不了优秀学生来读书,吸引不了优秀的人才来工作,就不能叫一流大学。从硬件上来讲,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基本完成了规模扩张、校区建设等任务,当务之急是要努力营造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的良好环境,为卓越人才潜心治学提供一流服务和条件。因此,应当“土”“洋”结合,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培养和支持优秀青年人才,增强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能力。

  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不仅能发挥大学既有人才资源、科技创新优势,还能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使行业企业获得持续技术创新能力。对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而言,实现产学研深入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在服务行业过程中,与行业单位联合构筑高水平科研平台,相互开放和共享科研平台资源,整体实现科技服务能力的提升。




  作者:陈治亚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上一篇]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 [下一篇]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