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课堂创新——大学生学习方式与课程模式变革将于4月15日开课

更新日期: 2024-05-21 点击次数:5909
本期课程介绍

  您知道“乔布斯之问”吗?

  ——“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但慕课出现以后,似乎这种情况改变了。有人说,慕课的出现,是一次“海啸”,将带来颠覆式的革命,会改变人类以往的学习方式,将导致很多教师失业。您担心这一点吗?

  面对这种大变革的时代浪潮,我们大学老师该何去何从?如何面对如何应对?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如何更好地诠释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课堂到学堂的转换?

  您是否想在这个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快速适应,您是否希望从繁重的重复性教学负担中解放出来?您是否愿意利用网络课程实现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您是否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践落地?

  ——您是否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有名家引领?

  2016年4月15日,网培中心将邀请到国内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南京大学桑新民教授,与您一起分享这方面的探索与思考。

  本次培训是桑新民教授主持的跨校教育类课程创新团队在高校教师培训领域的一次新尝试,在为期2天的课程里,桑新民教授将与各位高校同仁共同搭建一个跨时空的课程研究、交流的创新舞台,追踪课程前沿、总结成功经验、聚焦存在问题、依靠群体的智慧寻求“乔布斯之问”的破解之道,进而帮大家厘清一条大学课程创新的发展与落地之道。

  本课程是以网络课程与现实课堂创新之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大教育类课程,适合各种不同类型高校的网络课程学习者、一线教师、相关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

  本次培训在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形式、培训环境和资源、组织管理和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将进行精心设计,并进行一系列整体的创新探索。

  课程内容

  4月15上午:第一专题

  “互联网+课堂创新”:高校教学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

  (1)“乔布斯之问”及其破解之道:变革学习方式是大学创新附中的的攻坚战

  (2)如何理解MOOCs?网络课程新潮流的挑战和争论

  (3)什么力量驱动MOOCs快速发展

  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网络课程新环境的学习体验

  4月15下午:第二专题

  微课:目标追求与价值导向

  ——“课堂”向“学堂”转型的突破口

  (1)微课热潮中冷思考

  (2)什么是微课?什么是好的微课?

  (3)高校如何以微课为抓手,推动网络课程和现实课堂协同创新?

  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如何提升微课的水平?

  4月16上午:第三专题

  高校课程教学创新系统工程的理念与实践探索

  (1)高校课程教学信息化整体创新系统工程模型

  (2)追求绿色学习,创建太极学堂

  (3)探索信息时代的考试新模式

  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国际慕课平台学习体验与导航

  4月16下午:分组讨论:反思、总结、交流

  主题:本项培训下一阶段设计与策划—组织

  主讲教师简介

  桑新民教授,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生导师,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哲学、未来教育、教育技术学与学习科学,教育信息化与大学变革。曾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教学类),曾宪梓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长期从事教育技术教学与研究工作,作为国家级教学名师,一直致力于推进信息化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桑教授出版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

  近5年来,主要在教育信息化的宏观战略研究和微观大学课堂学习方式变革和网络课程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追踪世界MOOCs前沿,并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网络课程基础理论体系(“太极学堂”、“绿色学习”、“构建生成学习论”……)。桑教授曾亲自主持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2016年高校微课发展报告(网址是http://weike.enetedu.com);主持开发的MOOC课程《网络课程与学习评价》(专门以在线课程与现实课堂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3月25日在美国Coursera平台上线。

  报名网址
     

  友情提示

  京津冀地区学员可来网培中心现场参加培训,可以与桑新民教授面对面交流哦!

  现场座位有限,报名从速!

[上一篇]大数据告诉你:什么样的在线课程受欢迎 [下一篇]“国家级教学名师从教经验谈系列之一:大学教师从哪里起步(文/理)”集中培训课程将于4月8日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