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微课如何突出技能培养

更新日期: 2017-09-26 点击次数:5141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微课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微课教学大赛更是如火如荼。如何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微课教学的巨大优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当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关注的焦点。

  微课是一种事先设置好的固化的短时间学习资源,没有互动,只能“微学”而不能“微习”,因此微课不可能优于实体课堂教学,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同时,微课是自主学习的学习资源,学生必须想学、愿学才会点播学习,因此微课必须具有趣味性,融入快乐因子,实现微课的趣味化、娱乐化,才能吸引学生点播学习。

  当前,高职教育的微课与基础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的微课同质化严重,大多侧重某个理论知识点进行讲解,这样的微课对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无疑是有益的。但职业教育更强调实践技能,需要教师反复示范、学生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由于课堂时间有限,需要学生课后反复练习、熟练掌握技能要点,因此针对操作技能要点制作微课十分必要,学生哪里不会点哪里,将事半功倍。

  此外,高职的微课录制,还要尽可能走出缺乏真实职业岗位场景的学校教室或实验室,到企业生产现场、采用真实的生产设备进行录制,增强微课的视觉冲击力和现场感。同时,邀请精于实践和动手操作的企业工程师或师傅共同开发制作微课,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微课,引入行业新标准、企业新技术、生产新工艺、管理新模式,实现学校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无缝对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还需要注意的是,为参加比赛而制作一个微课,讲清楚一个知识点,虽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对有成百上千个知识点的一门课来说可谓杯水车薪。而且参加比赛的微课可以加以“编导”,甚至采用影视作品“蒙太奇”的表现手法,目的是迎合评委的胃口,这样做却不一定适合学生的胃口。

  持续不断地对一门课程推出新微课并形成系列,才有更大的价值。为了避免微课的高度碎片化,实现微课与微课之间的连贯性、系统性,微课应课程化并编写微课教材,教材中每个知识点对应一个二维码,每个习题或例题对应一个二维码,哪里不会扫描对应的二维码,即可点播对应的微课。


  (作者李焦明系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教授)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上一篇]一线教师,该如何教好自己的孩子? [下一篇]世界教育的供给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