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课程 > 教师介绍
康晓东 天津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 教授

康晓东教授,男,天津大学工学博士。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 高级会员;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信息技术学组 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信息与控制分会 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会医学影...

专家简介

康晓东教授,男,天津大学工学博士。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 高级会员;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信息技术学组 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信息与控制分会 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 委员   研究方向一:医学影像图像处理 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中的许多内容,如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寄生虫学、细胞学、放射学、电子显微手术和热成像技术等都与图像相关。若再将图形——如心电图、脑电图、肌电图和电阻抗断层图等都包括进去,则几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就离不开图像图形了。 医学影像图像处理是随着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而近年来兴起的新兴交叉学科。借助于图形、图像技术的手段,医学影像的质量和显示方式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借助医学影像图像处理可以使得临床诊治水平大幅度提高。 本研究方向主要是基于信号变换技术,重点研究医学图像的分割(它是图像系列处理的前提)方法与评价、医学图像的分割有损/无损压缩及医学影像信息的自动检索。   研究方向二:医学影像信息系统集成 网络在临床医学方面的应用的历史虽不长,但其表现却很引人瞩目。具体表现为:在诊治现场实现信息的无缝传递;与医疗计划工作流程建立相适应的连续而一体化的放射学数据;放射信息访问为访问放射信息规定一系列问讯通信;关键图像标注——为使用者标志一个或一批图像而规定一个通信标准;为简单图像与数字报告便利应用而日渐普遍的数字化听写、话音识别,以及规定报告集。 按照ACM(美计算机协会)和IEEE-CS(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计算机分会)对信息学涵义的解释与规范,医学影像信息系统集成涵盖影像信息的获取、存储、数据库、传输编码、标准、检索等内容。 本研究方向主要涉及HIS及PACS的信息调用算法、DICOM图像标注、DICOM可扩展图像压缩技术方法及C-DICOM研究。 完成科研课题3项、登记科技成果3项、取得软件著作权3项、获省部级科学奖2次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人和第二完成人各一项);在CSCI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为Ei检索3篇;完成出版著作3部,主编出版著作6部,其中分别主编“十五”和“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各一部。

培训课程

暂时无该教师培训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