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yang@edu.cn
杨治良,1938年10月出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心理学会《心理科学》杂志主编,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终...
杨治良,1938年10月出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心理学会《心理科学》杂志主编,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1)讲授的主要课程:“实验心理学”实验课,专业基础课,2学时/周(授课2学期),从1980年9月至今,心理系本科生,共29届,近五年约300人;“心理实验技术”,专业基础课,3学时/周,从1986年2月~2007年7月,心理系硕士研究生,共22届,近五年约160人;“高级实验心理学”,专业课,4学时/周,从1991年9月至今,心理系博士研究生,共18届,近五年约120人;“高级认知心理学”,专业课,3学时/周,从1991年9月至今,心理系博士研究生,共18届,近五年约120人;“心理学应用专题”,专业课,3学时/周,从1991年9月至今,心理系博士研究生,共18届,近五年约85人。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共10届26人;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共22届60人;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共17届55人;指导进修教师20人,访问学者15人。每年直接指导的各级学生总数约300人;组织本科生课外兴趣活动小组,进行实验研究。 3)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①教育部创名牌课程:实验心理学项目(2001~2005),完成了实验心理学课程的多项相关建设,包括教材的编写和完善、“实验指导手册”的修订、实验教学仪器的研制等。②教育部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学生内隐社会认知的特点和发展研究”(2002-2005)(批准号DBB010525)。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度“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项目,《基础实验心理学》一书入选。 4)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①CultureandgenderdifferencesinperceptionsofstressorsandcopingskillsSchoolpsychologyinternational2003.2(第二作者)②意识和无意识权衡现象的四个特征《心理科学》2003.6(第一作者)③短时间延迟条件下错误记忆的遗忘《心理学报》2006.1(第一作者)④Prospectivememoryperformanceacrossadolescence.Journalofgeneticpsychology.2006.2(第二作者)⑤错误记忆的产生是否依赖对词表的有意加工:无意识激活的证据《心理学报》2007.1(第二作者) 5)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①2003年,论文“社会认知具有更强的内隐性——兼论内隐和外显的“钢筋水泥”关系”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心理学类二等奖。②2006年,论文“局中人和局外人的决策差异研究”获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③2007年,论文“短时间延迟条件下错误记忆的遗忘”获上海市第九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④主持的“国家理科基地《心理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2001年获得优秀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二等奖,上海市一等奖,华东师范大学特等奖。⑤1999~2000学年中,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荣获华东师范大学“华为奖教金”。⑥2005年,主持建设的《实验心理学》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⑦2008年,课程《实验心理学》获得国家精品课程。